稳就业,夯实民生之本。2022年来,罗甸县就业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落实帮助企业纾困、稳市场主体、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等措施打好就业组合拳,就业形势总体稳中有进。
强化技能培训 提升内生动力
近日,在罗甸县运祺制衣有限公司,5层高大的厂房中有序布置了各大组装车间,走进厂房,各生产线的工人正在有序地制作服装、压脉带、箱包等产品的“零部件”,经过多个生产线的紧密配合,一件件产品不断被“组装”出来。
“我在这里上班两个月了,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收入还可以。”今年45岁的工人刘芳琴是罗甸县沫阳镇寿乡家园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通过“罗甸缝纫工”培训掌握技术后,她来到运祺制衣有限公司进入生产一线。
罗甸县运祺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公司成立的时候,才有工人76人,后来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现在发展到了220人,大部分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和脱贫户。”针对用工情况,运祺制衣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延琼说,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司为当地吸纳了不少务工人员,按照目前的用工人数,每年能为当地务工就业创造收入将近800万元。
“我们根据群众培训意愿,对接广州市白云区在罗甸开设‘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缝纫工、电工等共250人的订单式培训班,对接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排优质师资力量到罗甸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00余人。”罗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罗孔林说,县就业部门按照省、州、县对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总体部署,实施“技能贵州”行动,完成农村实用技能培训3651人,打造“罗甸缝纫工”劳务品牌,提升罗甸县劳务品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县省内外共有3万余人从事缝纫工作。
近期,位于罗甸县学府家园怀恩社区天美毛绒玩具厂又与广东东莞友华玩具厂签订了新的订单,工人们正忙着加班加点赶工期,确保按时交付。
罗甸县天美毛绒玩具厂生产车间
“我们办厂得到县里面的政策支持,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困难,让自己有了创业门路,也让姐妹们在家门口得到了就业。”罗甸县天美毛绒玩具厂相关负责人王丽专说道,厂里部分员工通过县里面的缝纫工培训学到了技术,进厂后很快就能投入工作。几年前,在外务工的王丽专返乡创办了这家玩具厂,在当地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扶持下,玩具厂的厂房面积从不足50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200多平方米,员工从10多人增加到40多人。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们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逐一破解脱贫难题,帮助脱贫劳动力树立信心,不断提升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内生动力。”罗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峰介绍说,今年来,罗甸县通过大力抓“劳务协作+”工作站建设,抽调17名骨干力量到广州白云、浙江温州、贵州贵阳等9个工作站开展驻站工作,积极协调资金370万元用于劳务协作站工作经费和购买9家劳务公司助力开展就业岗位收集、用工平台搭建、稳岗就业引导、劳动司法维权、招商引资和党建等工作;谋划建设罗甸翠滩家园万人安置区全省公共就业服务示范中心、兴阳家园大型安置区公共就业服务示范点、罗甸县翠滩家园万人安置区就业帮扶基地、罗甸县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罗甸县新型劳动力创业孵化园、罗甸县就业培训公共服务中心等项目,有效提升岗位储备量;用身边成功创业案例和故事鼓励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已选具有代表性行业的成功人士10余人讲好他们的创业故事,激发群众的创业就业热情。目前,全县脱贫劳动力外出就业61179人,占脱贫劳动力79.77%,占去年年底的101.04%。
抓目标强驱动 助力高质量发展
“我们坚持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指标、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目标完成率等为重要目标任务,强措施、抓落实,确保工作指标高质量完成。”刘峰介绍道。
劳务协作站
据悉,2022年,罗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盯全县13.8万人的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和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70%以上的目标,统筹指导乡(镇、街道)工作力量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跟踪反馈,下发《罗甸县关于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实施方案》(罗稳就通〔2022〕1号)文件,围绕有组织输出的八个渠道开展工作,共实现县外输出和县内就近转移就业14.94万人;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9513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全州平均水平(5.5%)高0.4个百分点;按照黔南州下达城镇新增就业2400人的目标,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94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09%,预计年终评价完成100%及以上;对年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未达到70%以上的县(区)进行扣分,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完成率92.8%,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深化帮扶协作 促就业保增收
“为全面落实‘三个确保和两个稳中有增’总体任务要求,罗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强与东部对口帮扶城市的对接和协作,争取资金帮扶,在劳务输出上给予引导,利用“劳务协作+”工作站资源,与广州市辖区40余家企业开展劳务协作。”据介绍,今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接省州就业援助岗位补贴及帮扶车间认定补贴共598万元;对接广州市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委派广州优质师资亲自到罗甸县开展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培训5个班次250人,不断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促进转移就业,实现稳定增收;以驻广州白云区“劳务协作+”协作站为支点,建立紧密的劳务协作关系,形成双线核查、双线服务,让罗甸籍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减少返乡回流。
开展南粤家政技能培训
“通过罗甸人社部门组织化输出,与我们公司完成对接,目前共有400多人到这边务工,其中,从事电子、五金、玩具行业的有260人左右,普工100多人。”今年年初返岗复工以来,广州市白云区劳务协作站的推照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班积堆就开始忙着与各用工企业对接,努力让罗甸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找到合适的岗位,实现精准就业。
“我们通过广泛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并进行筛选甄别,向罗甸县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推送信息,开展岗位精准对接服务,促进有外出务工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广州市白云区驻站站长杨群勇介绍说,今年,该劳务协作站推荐联系的白云区就业人数达400余人。
开展粤菜师傅技能培训
“为了进一步鼓励创业,稳定就业,我们还在全县现有的25个扶贫车间基础上,利用1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增加认定3至5个扶贫车间,通过兑现县内稳定就业一次性补贴等政策帮助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目前已有3个提交认定申请,预计增加吸纳脱贫劳动力600余人。”罗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合理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就近就地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共开发乡村保洁员、护林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9360个,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数比去年增加15个,安置就业困难对象8000个次,与去年同期持平,预计年底共安置公益性岗位个次9680人,确保公益性岗位数量和公益性岗位吸纳脱贫劳动力稳中有增。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县就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稳中有升,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全身心投入到群众就业工作中,加大力量稳住就业、稳住经济增长。”罗甸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秀才说,2022年以来,罗甸县新增外出就业24426人,其中有组织输出到省外就业17800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92.8%,牢牢稳住组织化程度70%以上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罗甸县全口径劳动力19.97万人,已实现转移就业14.9418万人,转移就业占比达74.81%,占去年年底统计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的107.95%。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10月7日,罗甸县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组织全体卫生执法人员贯彻学习新修订的《护士条例》(2020年国务院令第726号),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详细]